第(1/3)页 接着,这些消息和报道,又传到南京、松江以及更南方的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城市。 甚至,受益于大明“互市贸易”、“移民政策”的蒙古部众也参与了进来,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当年永乐皇帝确定的迁都北平的政策。 无它,包括移民在内的大明百姓,都在新都城的营建中得到了实惠。 而文官们还以为好大喜功的永乐皇帝翘了辫子,新主又废了永乐朝那么多“祸国殃民”的国策,他们便能顺利达成“还都南京”的愿望。 前一天洪熙皇帝在养心殿发脾气,怒批太傅和太子的事,当晚便在京城官场传开,文官们私下里喜气洋洋,大有弹冠相庆的意味。 当初高希借“天火烧三殿”事件,在萧仪大人的宅院上搞什么“引天火”试验,硬扛群臣,生生将“天怒”掰成了“自然现象”,造成永乐帝大胜、群臣完败的局面。 吁,如今总算出了一口气! 可是这口气才顺了一个晚上,第二天的京城舆论就让他们傻了眼。 夏元吉天没亮起床,在家梳洗、吃了早饭后起轿出门,去上朝。 到了大明门外,已经有报童在街面上嚷嚷:“最新消息,最新消息,太傅反对还都,太子表态支持。最新消息,最新消息,太傅反对还都,太子表态支持......” 夏元吉心里一惊,叫家仆赶紧买了几份报纸。 他拿过来一看,全是一边倒地支持永乐帝兴建新都政策、反对还都南京的报道。 他赶到文渊阁的内阁议事厅,杨士奇等大臣也都到了,手中都拿着报纸,面面相觑。 “阁老,陛下知道了吗?”夏元吉问杨士奇。 “还没有,太监说陛下昨晚睡得晚,要下午才能在养心殿见臣子。”杨士奇语气中颇有些无奈。 不用说,昨晚洪熙皇帝定是又和哪个新进的美人缠绵去了。 “可是这...”夏元吉晃了晃手中的报纸。 “阁老,夏大人,你们看,这是已经誊抄好的圣旨,今日用了印就可以明发了。现在怎么办?” 一个负责誊抄圣旨的官员将一份圣旨递了过来,正是昨天洪熙皇帝令杨阁老和夏元吉现场拟的那份圣旨。 圣旨经润色,更加通达雅正,字迹圆润中正,就差一个鲜红的御玺大印了。 “嗯...”老谋深算的杨士奇也没想到高希一夜之间就将形势扳回来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