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像贺世贤接任榆林镇总兵,尤世禄出任蓟镇总兵,像曹文诏、贺人龙这些人也都到辽东得到了足够的前程,这才让这帮武夫对冯唐心服口服,否则这天下哪里有让人纳头就拜的好事? 见段喜荣脸色变幻不定,段喜泰和段喜生都不做声。 这种事情还是要当事人自己拿主意,尤其是要离开大同去人生地不熟的荆襄镇。 荆襄镇还是一个新建军镇,湖广那边的气候也和北地大不一样,能不能适应,这些都是问题。 可一旦去了,在那边儿没混出个名堂来,再要想回来,那就难了,而且回来了也未必再有你的位置了。 冯紫英也不好再深说,毕竟这只是一个建议,段喜荣看起来不差,但是能不能适应南边的风格,谁也保不准。 他只能给这样一个建议,是机会还是灾难,那可都不好说,得靠他自己去搏。 原本都是兴冲冲地来叙旧拉近感情,这一下子给了这么一个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建议,就把气氛给弄得凝重起来,以至于段氏兄弟后续的话题都没有多大兴致了。 什么话题还能比得过自家一辈子前途? 三兄弟之所以提前来也是考虑到冯紫英一到大同城的话,大同总兵、大同知府这些重要官员肯定都要设宴款待冯紫英,而冯紫英又不可能在大同逗留太久,所以真要到了大同,各路神仙都要来拜会,恐怕就没有多少时间来叙旧了,这才提前来。 只不过得到这样一个建议,就打乱了三人的心思。 一直到段喜荣离开时,冯紫英才最后道:“若是四哥有意,便尽早拿定主意给我来信,兵部那边我还算有些关系,好歹我现在也挂着兵部右侍郎的职衔,另外尚书张大人那里我也能勉强说得上话,……,反正我是觉得去荆襄是个机会,能打垮王子腾的登莱军,这份功劳,可不是其他能比的。” 段喜荣心事重重地点点头:“我回去再好好考虑考虑,左右也就是一个打仗的命,在紫英你离开大同时我便给你一个答复。” 冯紫英满意地点点头,他看得出来对方是动心了,甚至已经作出决定了。 这人也还算有些见识和魄力,寻常人要离开一辈子生活的地方去一个陌生地方打拼,尤其是这把年龄了还真很难抉择。 但留在大同又有多大意义?段家子弟这么多,能走出去闯出一片新天地来,为段家子弟寻找更多的机会,不是更有意义? 这也是段家子弟中作为头羊的责任和义务,就像自己不也一样? /101/101700/29467185.html 第(3/3)页